评:齐奥塞斯库不是被罗马尼亚人民杀死的,是被罗马尼亚人杀死的。人民的反抗只是诱因,执行的是当时罗马尼亚的现役军人。无疑,是齐奥塞斯库的同事杀了齐奥塞斯库,这是共产政权国家权力交替固有的一种模式。老的胡搅蛮缠占着座位不愿意下,新的力量急着上台,两种势力一旦失衡,流血的权斗应运而生。 1989年12月25日,罗马尼亚地区的一处行刑场,正准备对两名死刑犯执行枪决。围观群众似乎对于两名死刑犯非常憎恨,不断高喊着: “杀死齐奥塞斯库!” 随着一阵枪响,围观群众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但很多围观者,似乎并不满意这个结果,打算对那名叫做齐奥塞斯库的死刑犯,做出更多的“惩罚”。于是很多人突破了现场卫兵的警戒线,进入到死刑场内将两具尸体拖出来,然后扔到了一旁的厕所中。 一名参与这一行为的民众,在事后热情地对采访记者说道: “这就是罗马尼亚人民对待暴君的方式!”
(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枪决的一瞬间)
年轻的革命者
1918年1月26日,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出生于罗马尼亚的某个村庄中。由于一战的影响,齐奥塞斯库从小就没有吃过饱饭,在他自己撰写的回忆录中,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 “爸爸妈妈很努力的想要养活十个孩子,但不管他们如何努力的耕种田地,不论是否丰收,王国的税官都会在粮食收获的日子,准时到达村内开始征收他们所谓的‘税款’。 爸爸为了让我们能吃饱,交完粮食后就得上山打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家都能活下去。”
(年轻时期的齐奥塞斯库)
虽然齐奥塞斯库的父母非常辛勤,但还是无法养活家中的十个孩子。为了贴补家用,也为了减少一张吃饭的嘴,排行老三的齐奥塞斯库在10岁以后,就被父母送往罗马尼亚首都当学徒工。 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10岁的齐奥塞斯库在城市中饱受摧残。他在城市中说是当学徒工,倒不如说是工匠与师长的奴仆,他每天都要在凌晨起床,为制鞋铺的工匠清扫卫生间与烧热水,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入睡。 这样的生活让幼年的齐奥塞斯库感到非常痛苦,但很快转机就出现了。 1932年年初,齐奥塞斯库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结识了准备举行抗议罢工活动的罗马尼亚共产党。受尽压迫的小伙子,立刻加入到罗马尼亚共产党,并且参与到抗议罢工活动的策划中。
但由于情报泄露,罗马尼亚警察冲进罗马尼亚共产党的躲藏处,准备将所有人一网打尽。 危急时刻,为了掩护其他人撤退,年纪较小的齐奥塞斯库情急之下,跑出房屋大喊大叫,为其他人提醒。 最终在齐奥塞斯库的掩护下,其他人顺利离开了现场。而齐奥塞斯库却因为形迹可疑,被警察抓回警局审问。 但因为齐奥塞斯库年纪太小,又有明确的住宿地点与工作,罗马尼亚警察认为他只是一个误入的小孩子,关押两个月后,就将他从监狱中释放了出来。 这是齐奥塞斯库人生中,第一次被逮捕入狱。对于这段经历,日后成为国家领导人的齐奥塞斯库,曾经笑着与同僚说道: “要是之后几次逮捕,也能像第一次那么轻松就好了,我能少挨很多打。”
齐奥塞斯库被释放后,立刻与组织重新恢复联系,再次投入到组织罢工的工作中。1933年夏天,罢工运动正式开始,全城的工人都加入到罢工队伍中,并勇敢地用各种工具,与罗马尼亚王国的警察和军队搏斗。 但倒霉的齐奥塞斯库,因为现场一片混乱,在跟随工人左冲右突的过程中,再次被警察逮捕。从这时开始,齐奥塞斯库就开始了自己的监狱生涯,自1933年到1940年这7年时间中,他因为从事革命工作,先后被逮捕入狱7次。
因祸得福的是,通过连续入狱,齐奥塞斯库与同样被关入监狱的罗马尼亚共产党高层,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用当时报纸的话说,齐奥塞斯库即使在监狱中也不安分,时常鼓动囚犯对抗狱警,并且还将监狱当做宣传基地,向其它囚犯宣传共产主义理论。 1940年,齐奥塞斯库刚刚走出监狱,就因为反对纳粹政权,再次被抓入监狱中,并且一直待到1944年8月。直到苏联红军解放罗马尼亚,他才得以离开监狱。 对于自己能够出狱,齐奥塞斯库感到非常庆幸,因为苏联红军开始进攻罗马尼亚后,各个监狱就开始有组织地处决政治犯。红军只要晚来几天,恐怕齐奥塞斯库也会倒在纳粹枪口之下。
初入政坛
由于齐奥塞斯库在革命时期的功绩,新成立的罗马尼亚政府,命他出任农业部部长一职,随后又兼任罗马尼亚武装部副部长。 在这一时期,齐奥塞斯库开始对罗马尼亚农村,进行经济与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造,使罗马尼亚的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 每次提到自己在农业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齐奥塞斯库总会开心地说: “我一想到和我爸爸妈妈一样的农民,都能够吃上一天三顿饱饭,我就感到非常满足。这是农民辛勤工作的回报,它本就该这样。”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齐奥塞斯库在1954年,被选为罗马尼亚共产党高级领导,开始负责全党行政事务。 1965年,罗马尼亚国家领袖乔治乌因病去世,罗马尼亚共产党经过全体讨论后,决定由齐奥塞斯库担任新一届的最高领导人。而刚刚登上权力顶峰的齐奥塞斯库,做出的第一个行政命令,却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就职典礼结束后,齐奥塞斯库就命令副书记,暂时代理他的职务。随后就带着农业与工业发展委员,前往全国的乡村视察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中,齐奥塞斯库走遍了全国的乡村,考察乡村发展情况,以及农民的税收压力是否过大。
对于齐奥塞斯库的决定,很多反对他的人嗤之以鼻,并且轻蔑的说道: “齐奥塞斯库就像刚登基的皇帝一样,迫不及待的巡游四方,好彰显他至高无上的权力。仿佛只有这样,齐奥塞斯库才能真正感受到,他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 面对反对者的声讨,齐奥塞斯库也予以回击。当结束对全国的视察后,齐奥塞斯库返回办公室中,面向全国发表了公开讲话: “有的人声称,我是为了彰显权力,才会去农村耀武扬威。但事实上,我是为了全国的发展,对于罗马尼亚人民来说,只有高速发展,才能让所有人都获得富足的生活。而富足生活的基础,正是那些在农田中,用执着与汗水灌溉农作物的农民。”
演讲完毕后齐奥塞斯库宣布,将会在接下来十年内,完成全国城市与乡镇的电气化改造,以及配套的能源生产建设。在齐奥塞斯库的领导下,罗马尼亚的农业、工业产值开始飞速提升,甚至在70年代初,罗马尼亚就拥有了制造客机以及大型船舶的能力。 在强大且完善的工业生产能力支持下,罗马尼亚人民的生活条件,即使与美苏等强国相比也相差不大。但盛世之下,却潜藏着许多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齐奥塞斯库本人。
堕落的革命者
作为曾经纳粹政权的受害者,齐奥塞斯库在上台后,却开始逐步限制公民的自由。1966年,齐奥塞斯库结束对全国的视察后,发现罗马尼亚的人口,在二战结束后二十年,依然没有得到恢复。 于是齐奥塞斯库在宣布十年全国电气化的同时,也发布命令要求全国医院,停止为女性提供堕胎手术,并且禁止公民办理离婚手续。对于这项政策,齐奥塞斯库是这样解释的: “胎儿是全社会的财富,罗马尼亚社会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但却没有足够的新生儿,这会让罗马尼亚在接下来的世界竞争中落败。所以拒绝生育的人,就是罗马尼亚的叛徒,任何不能生育或拒绝生育的家庭,都必须缴纳更多地税金,以补偿国家的损失。”
反堕胎政策一出,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但由于战争带来的人口损失,以及工业快速发展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增加,这项政策最终还是被执行了下去。 如果说反堕胎政策还有一定合理性的话,那么接下来齐奥塞斯库的行为,开始让罗马尼亚人民感到一丝不安。 上世纪70年代,罗马尼亚经济腾飞之后,齐奥塞斯库开始为自己修建豪华的住所,并且要求全国新闻媒体歌颂他所做出的每一项政策。
根据经历过齐奥塞斯库统治时期的罗马尼亚人回忆,那个时期的报纸、电视、电台充斥着齐奥塞斯库的名字,当时的罗马尼亚人,甚至还编了段顺口溜来调侃这种荒唐的现象: “他过生日要全国庆祝,他老婆过生日要全国庆祝。他出国访问要发表贺电,访问归来要发表贺电。他开始发言要我们起立,他发言时挥手我们要起立,他结束发言我们还要再起立一次。让我们高喊那个光荣的名字吧,伟大而光荣的齐奥塞斯库。” 如果齐奥塞斯库的行为仅止步于此的话,那么罗马尼亚人民还能忍受,因为他作为国家领袖,确实让罗马尼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富裕的时期。但接下来发生的事,点燃了所有人的怒火。 从1968年开始,齐奥塞斯库将自己的亲属,全部送入政府中担任高级官员。齐奥塞斯库的父亲,被任命为某一地区的农村事务负责人。他的两个儿子,以30岁不到的年纪,进入到罗马尼亚政府高层,负责协助齐奥塞斯库处理行政事务。
(齐奥塞斯库与家人一同漫步在公园中,最前方左一为齐奥塞斯库)
他的9个兄弟姐妹,除了一个幼年夭折的弟弟外,全部进入到情报、军事、外交领域担任高级官员。甚至就连兄弟姐妹的丈夫妻子,被他一并带入政府中,享受着奢侈的生活。 齐奥塞斯库不加限制的任人唯亲,使罗马尼亚人民对于他的统治愈发难以接受。但齐奥塞斯库仿佛陷入到某种自我陶醉之中,不但没有改正反而不断加码,并且开始尝试彻底控制全社会的发声渠道,以消除任何反对他的声音。
1980年,齐奥塞斯库颁布了一项新法令,使罗马尼亚人民对他的统治彻底失去信心,这个法令的名字是《大罗马尼亚打字机法》。根据这项法令,所有拥有打字机的机构、公司,都必须向政府报备,只有通过罗马尼亚情报机构与警察审核的机构,才能获准使用打字机。 并且使用打字机制作文件时,必须一式两份。一份文件机构自用,另一份文件则交由警察部门存档备案。如果打字机损坏,则需要前往政府制定的维修处修理,其所有者也要前往警察部门,更新打字机使用执照。 这项法令,让齐奥塞斯库的反对者们团结起来,准备寻找机会发动起义,彻底推翻齐奥塞斯库。
起义
1989年,随着东欧剧变的爆发,齐奥塞斯库的反对者们趁机,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抗议,要求齐奥塞斯库下台。而齐奥塞斯库的反应也十分激烈,在骚乱发生后立刻向军队与警察下令,允许开枪镇压。 这一命令立刻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愤怒,部分起义群众与军警发生战斗。但直到这时候,齐奥塞斯库依然不思悔改,并且狂妄地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演讲,安抚愤怒的群众。1989年12月21日,齐奥塞斯库离开总统府,前往市民广场向愤怒的群众发表演讲。
一名反对者点燃了爆竹,希望能够干扰齐奥塞斯库的演讲。但随着爆竹声响起,周围的军警以为有人开枪射击,立刻举枪击毙了点燃爆竹的人。这一突发状况,让在场的罗马尼亚市民,愤怒地朝着齐奥塞斯库高喊道: “打倒杀人犯!” 被市民吓到的齐奥塞斯库,仓皇逃离了演讲现场,并且在离开时向在场士兵下令自由射击。一旁的国防部长米列亚听到齐奥塞斯库的命令后,惊恐地朝着所有人喊道: “停止射击!不准向人群开枪!”
但接下来的发展,让米列亚目瞪口呆,布加勒斯特市长送走齐奥塞斯库后,返回到演讲会场发布命令: “可以开枪,朝天警告射击,如果还有人冲击防线,那就打腿!” 见到现场情况失控,绝望的国防部长米列亚拔出手枪,开枪自杀。米列亚自杀的消息,迅速传遍了罗马尼亚全境,所有人都站出来,加入到推翻齐奥塞斯库政府的行动中。惊慌失措的齐奥塞斯库,尝试带着妻子一同逃离,但很快就被起义军抓获。
(士兵逮捕齐奥塞斯库夫妇的一瞬间)
然后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齐奥塞斯库夫妻,被愤怒的士兵执行枪决,随后尸体被围观者扔进厕所。不过当天夜间,一旁等待已久的神秘人士,进入到厕所中将两人的尸体带走,并且安葬在了首都郊区的根恰公墓中。 齐奥塞斯库的尸体失踪一事,很快成为了罗马尼亚的都市传说。直到2010年7月21日,罗马尼亚政府才宣布,当年齐奥塞斯库夫妻被处决后,几名前国防部官员,将两人的尸体葬入根恰公墓,理由是一名国家元首,即使犯有过错,也不应当被这样对待。 参考资料: 上海辞书出版社:《当代国际人物词典:齐奥塞斯库》 凤凰网:《1989年罗马尼亚剧变:齐奥塞斯库之死》 新华网:《罗马尼亚前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开棺验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