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被美军打得那么惨,为什么后来他们还感激美国人?
前言:
二战时,日本被美国打得有多惨? 日本的各大城市被美军轰炸了个遍,几乎没留下一个完整的城市,有将近一百多万平民因此死亡,更别提美国还在广岛、长崎丢了两颗原子弹,把几十万日本人炸得尸骨无存。 当时的日本人一提起美国就是满腔恨意,恨不能生啖其肉。 但是,没过几年,日本人好像忘记了美国曾经施加给自己民族身上的灾难,不仅不再仇恨美国,反而对美国感恩戴德,这是怎么回事? 1、打一棒槌给个枣日本表明投降意愿后,美国上将麦克阿瑟奉命前往日本,任务是督促日本尽快投降,并且处理战后事宜。 不过,麦克阿瑟乘坐的飞机还没出发,日本方面就发来了“风险提示”:最好不要降落在厚木机场。 厚木机场有什么玄机? 麦克阿瑟一问才知道,原来厚木空军基地是日本神风特工队的训练基地,很多特工队队员就住在附近。 神风特工队中的很多人拒绝投降,他们聚众闹事,强烈反对天皇的投降诏书。他们甚至还硬闯天皇所在的宫城,杀了天皇近卫师的指挥官,烧了首相的宅子。 日本方面担心神风特工队会出来搅局,所以反复劝说麦克阿瑟,想让他换个机场登陆。 其实,当时日本本土仍然驻扎着不少装备精良的部队,光是东京一带就有三十万左右强兵,若是日军翻脸不认输,麦克阿瑟一群人就是有命来没命回了:日本人不会反思是自己先找事,只会认为是对方的错,一定会将这帮人撕得粉碎。 不过,麦克阿瑟最终还是选择在厚木机场降落。
当然,在飞机降落前,麦克阿瑟已经派先遣队提前赶到机场,把所有日本的螺旋桨拆掉了。(他也惜命啊) 尽管如此,麦克阿瑟一行人下飞机后所看到的,依然让他们忐忑不安。 从厚木机场到横滨市区,有十五英里的路程。这一路上,有三万多荷枪实弹的日本士兵站在大路两旁。 所有的日本士兵都全副武装,背对着麦克阿瑟的车队。 有人向麦克阿瑟解释,说这是士兵们在表示敬意。 鬼才信。 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既然日本人这样欢迎他,那自己也得露一手才行。麦克阿瑟可不是空手来的。 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结束投降仪式后,还没等日本人平静下来,麦克阿瑟就为大家献上了一个节目:整整400架当时最先进的美国轰炸机一起掠过海面,旁边还有整整1500架舰载机围绕。一瞬间,整片海洋就像是被黑色帷幕遮住一样,看不见一丝阳光。 日本人被吓到了,或许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才开始后悔,后悔自己当初太傻,竟然自不量力地欺负别国。 武力威慑,只是麦克阿瑟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改造日本。
首先,麦克阿瑟将日本的宪法做了一次彻底的修改。 在此之前,日本使用的一直是明治宪法,日本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对宪法做了各种曲解,使得这部宪法越来越不得人心。 麦克阿瑟当然不能将美国宪法照搬过来,而是先让日本人自己来,三个月过去了,日本统治者拿出了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新”法规,麦克阿瑟一看不行,干脆让自己手下的参谋人员出马,“帮”着日本人起草了一份草案。 在新的宪法中,天皇的皇权被大大削减,天皇手下的很多产业也收归国有。 总的来看,日本的这部新宪法算是吸收了美国、英国的制度精华,几乎可以被称为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最自由的宪法,麦克阿瑟也因为做了这件事而被大夸特夸。 有人问,新出台的宪法一定损害了日本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们能愿意? 不愿意也没办法,麦克阿瑟手里有飞机有大炮,不想接受也得接受。
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
宪法是基础,改好了宪法之后,麦克阿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搞经济。 当时日本绝大部分的产业都被大财阀牢牢掌控着,比如说三菱、三井等,这些大垄断公司不仅控制着日本的经济命脉,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日本的政治和军事,就拿二战来说吧,日本之所以发起战争,背后就有这些财阀在做推手。 麦克阿瑟的想法是把这些财阀的势力打散,这样既能避免他们影响国家新政策的推行,又能增强市场活力。 想法没错,但是麦克阿瑟用的手段太过简单粗暴了。 他直接下令让这些财阀们将自己手中控制的股票一分为二,一半上缴,另一半公开售卖。 这种强制性的做法自然是激起了财阀们的大力反抗,但是就像反对新宪法一样,没一点用。 软的不吃那就直接来硬的,麦克阿瑟枪炮在手,啥都不愁。
当然,不管是颁布新法律还是实行经济改革,其实都让普通民众得到了好处,所以,很多日本人对此是非常满意的。 就拿改革后的宪法来说吧,新宪法赋予了日本民众更多的自由,规定百姓有选举权、妇女有投票权。推行男女平权之后,很多行业中都出现了女性的身影,日本妇女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改善。 麦克阿瑟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也推翻了日本旧有的土地制度。 换句话说就是,他也搞了一次土改。 以前,日本有一大半的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中,农民们没地种,缺吃少喝,而那些地主们光靠收租就富得流油。 麦克阿瑟的解决方案是,只给地主留两亩地,剩下的全都上交给国家,然后国家再把这些土地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转给农民。 这样做,自然也招致了无数人反对,但是,在麦克阿瑟的枪炮面前,任何反对都是白折腾。更别提,麦克阿瑟还为日本拉来了大量的粮食援助,对于当时的日本民众而言,他几乎是恩人一样的存在。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不到几年时间,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农民都得到了自己的土地,日本农村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
2、天上掉馅饼当然,单靠做一些改革,就想在短时间内恢复经济,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日本战败后满目疮痍,无数工厂面临倒闭,工人罢工,骚乱不止。 可是,日本人的运气还算不错,因为他们赶上了朝鲜战争。 日本离朝鲜近,又有大量美军驻扎在这里,所以日本毫无疑问地成了美国的后方基地。 战争的需求是巨大的。 无数物资订单飞一般地向工厂涌来,金属、纤维、汽车等行业迅速崛起,工人们不再罢工,骚乱也很快消失。 朝鲜战争对于日本人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
1945年日本投降的时候国不像国,人不像人,而到了1951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这是很多国家难以想象的,就连日本人,恐怕也不相信自己能恢复得这么快。 这一切功绩,自然都被归功于麦克阿瑟和他背后的美国。 1951年,麦克阿瑟被美国政府解职,正式结束了在日本“垂帘听政”的6年时光。 至于他被解职的原因,则是因为在朝鲜战场上被我国打惨了,美国当时的总统杜鲁门对他很不满意。 总而言之,麦克阿瑟要离开了,毕竟被解职不是件光彩事儿,他准备悄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是,当他坐上去机场的汽车时,沿途的路上再度站满了人——这次不是全副武装的日兵,而是满含热泪的普通民众。
十多万日本人密密麻麻地站在马路两边,高声呼喊“大元帅!大元帅!”,自成年后很少流泪的麦克阿瑟在一瞬间泪流满面。 谁又能想到,就在短短6年前,日本人还对他咬牙切齿,恨不能将他千刀万剐。 那么,日本人真的就这么容易放下对美国的仇恨了吗? 难道他们忘了那两颗原子弹曾经造成的巨大伤害吗? 事实是,直到麦克阿瑟离开日本,很多日本民众都不清楚他们远在长崎、广岛的同胞受到的伤害有多严重。
一方面,在受到原子弹攻击后,当时的各大报纸并没有说出其严重性,所以日本国民对原子弹的破坏力并不了解。 另一方面,美军驻扎在日本期间,为了顺利实现占领日本的目的,对书报杂志采取了严格的审查制度,那些遭受原子弹伤害的幸存者们的证词始终没有办法传递到他们的日本同胞的耳朵里。 有些幸存者想以自费出版的形式发表自己的遭遇,被占领军严厉禁止;日本电影社制作了一步纪录片,结果连底片都被美军抄走,好在有几个制作人员偷偷留下了毛片;有摄影记者曾经拍下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时的场景,被命令立即销毁底片,他想尽办法最终还是留下了底片。 一直到1952年,美国结束对日本的占领,日本本土书报杂志审查制度也宣告作废后,日本国民才通过这些艰难保留下来的材料,得知当年原子弹破坏力的真相。 直到此时,日本国民才明白,原来那些向来以民主主义者自居、表现得宽容仁爱的占领军,其实早就呈现出了最最残酷的一面。
后记:不过,不管麦克阿瑟帮助日本重建是出于真心还是想要将其作为对抗中苏的工具,也不管日本民众对美国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美国对日本的战后恢复都做出了极大贡献,也正因为此,麦克阿瑟才受到无数日本人的尊重。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了解这段历史之后,想必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直到今日,日本都始终紧跟着美国脚步甘做小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