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城市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舟山信息网

《斯大林之死》:黑色幽默下的极权统治讽刺

5 小时前 8 3

[复制链接]
夹克 发表于 5 小时前 |阅读模式

夹克 楼主

5 小时前

01影片概述

《斯大林之死》以荒诞喜剧的方式揭示了极权统治的荒谬,因被认为“侮辱历史”而在俄罗斯被禁。2017年,俄罗斯禁片《斯大林之死》将苏联最敏感的历史以荒诞喜剧的方式呈现。导演阿尔曼多·伊安努奇运用令人捧腹的镜头,深刻揭示了极权统治的荒谬与虚伪。该片在豆瓣获得8.1的高分,却因被指“侮辱历史”而在俄罗斯被禁。然而,将政治恐怖片转化为幽默笑剧,这种大胆尝试,恐怕唯有俄罗斯这样的战斗民族才能做到。


377adab44aed2e735eef5d82b925ae9b86d6facb.jpg

阿尔曼多·伊安努奇以讽刺手法揭示政治谎言,结合史实与野史,创造出黑色幽默的氛围。导演伊安努奇,这位以《灵通人士》等作品闻名的英国导演,擅长运用讽刺手法揭露政治谎言。影片的编剧团队巧妙地将史实与野史结合,打造出黑色幽默的氛围。主演史蒂夫·布西密所饰演的赫鲁晓夫,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其狡猾如土拨鼠的一面,而杰森·艾萨克的朱可夫元帅则将暴躁性格演绎得如同喝醉伏特加的熊。


b21bb051f819861875f9a77877c921638ad4e640.jpg

02影片情节

▣ 第一幕

影片中的场景极具讽刺意味:斯大林在半夜尿急时,因警卫不敢打扰其睡眠而长时间憋尿,最终导致脑血管破裂。当他栽倒在克里姆林宫的地毯上时,镜头捕捉到空荡荡的走廊——侍从们远远躲避,无人敢上前搀扶。这一场景揭示了极权社会中的恐惧与禁忌,当领袖被神化后,甚至连日常的排泄行为都变得异常敏感与禁忌。


8694a4c27d1ed21bfa2189d5934ad2d450da3fce.jpg

▣ 第二幕

斯大林猝然离世,苏联高层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高层陷入混乱,各派政治家暗中谋划权力斗争,如同黑帮争斗般激烈。赫鲁晓夫伪装悲痛,实则暗中观察竞争对手贝利亚,而贝利亚则急切地销毁自己签署的死刑令。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朱可夫元帅,他踹开会议室的大门,怒吼道:“谁敢搞政变,我就用坦克碾平红场!”这群政治家表面装作悲痛欲绝,实则都在暗中谋划如何攫取权力。导演通过紧凑的群戏,将这场政治斗争描绘得如同黑帮争斗一般激烈而残酷。


503d269759ee3d6de4d085347e3262324e4adeeb.jpg

▣ 第三幕

为了维持斯大林的“生息”,官员们竟然将奄奄一息的领袖摆拍成读报的姿态。当医生战战兢兢地宣告“他已经脑死亡”时,贝利亚却以枪口对准他的太阳穴相威胁,以示警告。葬礼场景是对人性荒诞的极致讽刺——在零下二十度的红场中,仪仗队员们冻得鼻涕四溢,而播音员因在念悼词时情感不够充沛,竟被当场拖出枪决。


f636afc379310a55ce13dbd589614cb98226108b.jpg

▣ 第四幕

自以为掌控一切的大清洗刽子手贝利亚,最终难逃被集体算计的命运。贝利亚被赫鲁晓夫与朱可夫联手反击,其在法庭上被枪杀,展示出权力斗争的冷酷现实。 赫鲁晓夫与朱可夫联手,利用斯大林的女儿作为工具,对贝利亚展开反击。在法庭上,当贝利亚声嘶力竭地呼喊“我效忠党和国家”时,士兵毫不留情地朝他后脑开枪。这一场景不仅还原了真实历史,更通过导演巧妙地处理枪声,如同开启香槟般的音效,进一步增强了荒诞感,让人瞠目结舌。


aa18972bd40735fad7571f00a07500a30e240893.jpg

▣ 第五幕

在赫鲁晓夫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之际,镜头却转向了他私下试穿斯大林大元帅制服的场景。随着影片的结束,他站在列宁墓前向群众挥手致意,仿佛一个新时代的偶像正悄然崛起。然而,字幕的冷酷揭示:“此后苏联又统治了四十年”——这一结语无疑是对全片的最大讽刺。


f636afc379310a55ce13dbd589614cb98226108b.jpg

03影片评价

影片因黑色幽默而获得高度评价,同时也因敏感内容在俄罗斯引发争议。它荣获了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改编剧本,更在俄罗斯文化部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尽管它基本上忠实于历史事实,但某些敏感场景仍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它宛如一把双刃剑,既披着温馨的糖衣,又藏着犀利的刀锋。在权力的虚伪被官方精心粉饰之际,黑色幽默以其独特的尖锐性,成为了最犀利的解构武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

夹克 发表于 5 小时前

夹克 沙发

5 小时前

《斯大林之死》影评:让人又笑又恐惧的影片

玛丽亚·尤迪娜(MariaYudina)是一位出色的古典钢琴家,即使毫不掩饰对东正教的信仰以及对斯大林残酷政权的蔑视,仍能在“大整肃”时期存活下来。据说在一次莫扎特23号协奏曲演奏会后,因为斯大林的要求(指令),她被叫回去与整个管弦乐队在演奏一次,并做了实况录音。这段似真似假的轶事无意中启发了导演阿尔曼多·伊安努奇(ArmandoIannucci)在《斯大林之死》(TheDeathofStalin,台译《史达林死了没?》)影片中阐述一段危机。该片在2018年犹他州帕克城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FilmFestival,又译日舞影展)上放映。
5243fbf2b21193138049b72734fa6bd190238d63.jpg

为了斯大林突发奇想的要求,莫斯科广播电台那位可怜又苦恼的台长不得不召回尤迪娜和乐团。她并不愿如此唯命是从,但很快就参与其中。因为这也是她能够向斯大林表达谴责心声的机会,显然斯大林对这样的批评感到震惊,突发脑出血而死。
34fae6cd7b899e51f9a538ba1365be35c9950db9.jpg

当然,这马上引发了中央委员会的权力斗争。严格说来,妄自尊大的乔治·马林科夫(GeorgyMalenkov)理应是代理秘书长的第一顺位,但真正的竞争者是内务人民委员会(People’sCommissariatforInternalAffairs,简称NKVD)负责人——虐待狂拉夫蒂尼·贝里亚(LavrentiyBeria)和最接近斯大林改革路线的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Khrushchev)核心集团。
1ad5ad6eddc451da52bb756ce43f3560d1163234.jpg

贝里亚对克里姆林宫政府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他比赫鲁晓夫抢先一步,伪善地将自己定位为不愿参加清算运动和未来的解放者。但是,赫鲁晓夫正一步步赢得关键盟友,例如乔治·朱可夫(GeorgyZhukov)元帅和摇摆不定的高官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VyacheslavMolotov)。
2e2eb9389b504fc27deaa176b71f801791ef6d50.jpg

改编自法宾·纽里(FabienNury)和蒂埃里·罗宾(ThierryRobin)的法文视觉文学(graphicnovel),《斯大林之死》是一部晦暗戏谑,指向腐败政权胡作非为的讽刺影片。坦白地说,赫鲁晓夫和贝里亚进行的继位之争可以比拟乐少(任华达)和大D(梁家辉)在杜琪峰的《龙城岁月》(Election,台译《黑社会》)中的斗争,但伊安努奇对电影张力的处理更胜—筹—至少高出一百分点。
503d269759ee3d6db7942b8311d40a244e4ade75.jpg

尽管贯穿着机智的搞笑和颠覆性的幽默,伊安努奇和他的编剧团队还是有一些让观众看了不寒而栗的画面,如斯大林恐怖时代如何残杀证人和贝里亚如何清算掉90%的异己。很难相信观众看到如此公开地讨论酷刑和大规模处决的镜头还能笑得出来,但整片的效果就是如此。
0dd7912397dda144c0601fbee075b7a40df4869d.jpg

还有难以置信的,首先,我们发现情不自禁地想要支持尼基塔·赫鲁晓夫,其次,瘦削的史蒂夫·布西密(SteveBuscemi)竟能把赫鲁晓夫刻画得如此完美,事实证明以上两点都是成功的。布西密的演出精湛,令人印象深刻;扮演赫鲁晓夫可能是他演艺生涯的巅峰。或者可以说,伊安努奇想要表现赫鲁晓夫精明的机会主义者和高度神经质的特性,让布西密的演技得以大力发挥。
cefc1e178a82b901aabc9c13214fce713812efc2.jpg

西蒙·罗素·比尔爵士(CirSimonRussellBeale)饰演尖巧、狡猾而险恶的贝里亚,演技精彩的程度与布西密不相上下,这使观众对赫鲁晓夫的团队更加同情。杰弗里·坦博(JeffreyTambor)饰演马林科夫(Malenkov)基本上充分展现了他的演技,他应该不会被演美国版剧本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Plummer,台译克里斯多夫·柏麦,擅长演历史人物)取代。
5366d0160924ab184b9b9fcc643881cb79890b80.jpg

然而,看着杰森·艾萨克斯(JasonIsaacs)扮演朱可夫元帅才真是让人拍案叫绝。不过,《斯大林之死》中最令人惊讶的也许要算迈克尔·佩林(MichaelPalin)扮演那见风转舵、举棋不定的高官莫洛托夫,这是佩林喜剧生涯后期又一珍贵演出。另外,奥尔加·柯瑞兰寇(OlgaKurylenko)担纲音乐家尤迪娜(Yudina)也为本片增添了一些高格调的品味,而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AndreaRiseborough)饰演日后叛逃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史塔琳娜(SvetlanaStalina),其脆弱而又矛盾的命运转折赋予了本片更多人性的面向。
ac6eddc451da81cb8e44dfe300a4b71008243142.jpg

要讽刺一段牵扯如此宽泛的恐惧和悲痛的历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伊安努奇和他的团队办到了,而且做得非常精彩。《斯大林之死》这部电影既让观众捧腹大笑同时又对政权统治不寒而栗。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你可以不相信我说的。政权正在考虑禁映,所以你可以确信这一定是部好片。强烈推荐《斯大林之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夹克 发表于 5 小时前

夹克 板凳

5 小时前

电影《斯大林之死》:权力腐化与历史转折的真实呈现
011.电影《斯大林之死》的背景

《斯大林之死》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斯大林时代的权力腐化与终结。这部电影在苏联解体后,竟被俄罗斯文化部禁映,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


1.1 【 电影的发行与禁映 】

电影最初顺利获得了发行权,甚至在首次内部放映时,还有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在场。然而,最终导致它被禁的原因并非官方,而是民间倒逼。一批政界和电影界人士在观影后,联合署名要求禁止该片上映,理由是电影“侮辱了俄罗斯人民”。其中,不乏朱可夫元帅的女儿这样的重量级人物。电影在苏联解体后被禁映,尽管最初获得发行权并且在内部放映时获得一些政界人士的观看。禁映是由于一些政界和电影界人士认为该片侮辱了俄罗斯人民,这成为该电影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1.2 【 电影内容的历史反映 】

《斯大林之死》不仅是一部成功的喜剧片,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历史剧。电影中的幽默与悲凉交织,展现了斯大林时代的种种荒诞与真实。从斯大林死亡的真相,到贝利亚和赫鲁晓夫的权力斗争,再到昆采沃乡间别墅中的替身们,一切都严格遵循了史实。这部电影不仅揭示了斯大林时代的权力腐化,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剧与无奈。电影《斯大林之死》不仅是一部成功的喜剧片,更深入地揭示了斯大林时代的权力腐化与历史悲剧。通过幽默与悲凉的表现手法,电影展示了斯大林死亡真相、权力斗争以及那个时代的荒诞。


022.斯大林之死的关键情节

2.1 【 斯大林的离世与权力真空 】

对于苏联人民而言,斯大林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一种解脱。然而,这种解脱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痛苦与反思。斯大林的死亡,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影片中描述,斯大林在凌晨四五点结束了一场与最高权力中心成员的宴请,包括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等人。按照他的日常习惯,会在11点左右起床,然后通知工作人员。然而,在他离世的那天,直至晚上8点都未见动静,这让工作人员和服务员们心生不安,却无人敢擅自进入他的房间。直到晚上11点,终于有位工作人员鼓起勇气,以送邮件为借口探视斯大林。当他推开门时,却发现这位曾被视为苏联人民慈父的伟大领袖已倒在地上,无法言语,身下尿湿一片,而他怀中的怀表时间定格在6:30。斯大林在尿失禁后孤独离世的情景,象征着斯大林时代权力真空的开始。他的去世导致苏联高层陷入混乱与迷茫,反映了斯大林统治下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


b64543a98226cffc7d0f391c926ef59ff703eaf2.jpg

d31b0ef41bd5ad6e24fca31fada486d4b7fd3cb9.jpg

伟大领袖斯大林在尿泊中倒下,权力的中心失去了他的指引。围绕在他身边的高层们,包括苏联的二号人物马林科夫,都陷入了混乱与迷茫。他们试图通过电话联系各方,但信息传递得缓慢而艰难。


e4dde71190ef76c69047a5dfb77942f5ae51672f.jpg

2.2 【 寻找医生的周折与哲学反思 】

最终,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三位高层鼓起勇气前往斯大林的别墅。他们战战兢兢地进入房间,却发现斯大林的情况远比预想的更为严重。贝利亚坚持认为斯大林仍在沉睡,但赫鲁晓夫回忆道,他们甚至未曾踏入斯大林的房间。面临这一情境,他们选择静待事情由别人发现与处理。


几个小时后,斯大林的亲密战友们终于意识到,这样的等待并非长久之计。问题在于,在斯大林尿失禁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寻找医生?这个责任又该如何分担?在这个极权统治的国家里,民主似乎成为了一种救赎。苏共中央最终做出表决,分担了寻找医生的责任。然而,这一切都已无法改变斯大林最终的命运。


b8014a90f603738db52cc64e9f740f5ef919ecf3.jpg

他们找到的医生却医术不精,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哲学的方式解决。哲学的方式处理现实困境,成为影片中富有黑色幽默的一个片段。


8326cffc1e178a829886bcfada6ccc82a877e8b5.jpg

dc54564e9258d109afb102dafd3773b06d814d82.jpg

4e4a20a4462309f7d8bd919a5e61b3fcd5cad6e2.jpg

2.3 【 权力斗争的延续 】

尽管在莫斯科已经难以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医生,但通过哲学的方法,他们仍能为斯大林同志寻找到一位哲学层面的好医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赫鲁晓夫与贝利亚等人的权力斗争持续上演,反映了斯大林时代后的权力更迭与社会动荡。权力斗争的延续揭示了权力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6d81800a19d8bc3ebd008552aee41911a9d34598.jpg

94cad1c8a786c91766cad0b3e552cfc039c757e9.jpg

1957年6月11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马林科夫等七人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赫鲁晓夫联合朱可夫,动用军用飞机将中央委员紧急召至莫斯科,召开中央委员会进行抗争。但最终,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被解除职务。四个月后,朱可夫也被赫鲁晓夫解除职务。自此,苏联政治中的阴谋与政变层出不穷,领袖们以不正当手段登上权力巅峰,又以同样手段黯然退场。而人民,始终是那些被权力游戏所牵连的受害者。


这就是绝对权力的可怕之处。它不仅腐蚀了国家领导人,更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个细胞中。约瑟夫·斯大林,这位曾经的苏联领袖,他的名字或许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的影响却依然存在。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轨迹,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但历史终会给出公正的评判,他的罪行和错误终将被后人铭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夹克 发表于 5 小时前

夹克 地板

5 小时前

电影《斯大林之死》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是夸张?

斯大林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而他的死亡,也是笼罩着重重谜团。
v2-91eb99123ccde8c602908a2ca936a683_b.jpg
1953 年2月28日,星期六,斯大林邀请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贝利亚和布尔加宁到克里姆林宫,一起看了电影。
这四个人是斯大林当时的左膀右臂。
v2-4b964e9d014949b4680fba6e1be90c99_b.jpg
随后斯大林又提议到他位于孔策沃的别墅吃晚饭,这顿饭一直吃到了第二天清晨四五点钟。
斯大林已微带醉意,但看起来心情很好。
斯大林在送走这四人时,朗声说笑,还用手指戳赫鲁晓夫的肚子,照乌克兰人的方式叫他“米基塔”( 米基塔一般是指优雅的女性)。
v2-baa45c31fa71ee256bfc6229c8d7f21c_b.jpg
第二天是星期天,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还会召见他们,便一直等电话,饭也没吃多少,但电话一直没有打来。
赫鲁晓夫等人觉得有些反常。
斯大林通常是上午11点到12点起床。但3月1日中午,他的房间内却没有一点动静,到了下午4 点钟,还是没有一点声音。
警卫们有些不安,觉得情况不妙,却又不敢进入斯大林的房间。
因为斯大林曾下过一道命令:如无动静,不得进入他的房间,否则将会受到严惩。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警卫却始终不知道该怎么办。
v2-ab1cfa780b36df6e6e3cb70fb483bf74_b.jpg
从事后来看,正是斯大林的这个命令,让他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救助。
晚上10点,有邮件送到。
一名警卫以送邮件为名,硬着头皮进了房间,这才发现斯大林躺在了餐厅的地板上。
警卫问他要不要叫医生,但斯大林已经说不出话来。
几名警卫将斯大林抬到沙发上,开始四处打电话,先打通了马林科夫的电话。
大约半小时后,马林科夫给警卫回电话,说没找到贝利亚。
又过了半个小时,贝利亚来电话交待,不要将斯大林的病情同任何人讲。
v2-e45969801c9a8cad8d7811bffdd4b92b_b.jpg
贝利亚和斯大林
一直到了夜里三点钟, 贝利亚和马林科夫才来。他们问斯大林情况如何,这时病人躺在床上,发出轻微的鼾声。
贝利亚斥责了警卫,认为没必要大惊小怪,然后和马林科夫匆匆而去。
74 岁的斯大林穿着尿湿的裤子,至少躺了5个小时,却被他的“亲密战友”们宣布睡着了。
赫鲁晓夫在早上七点多钟来到别墅,询问了斯大林的病情,说医生马上就到。
医生大概是在九点到的别墅,这时距病人摔倒已经超过了11个小时!
为斯大林做检查的医生们都怕得要命,他们的手在不断发抖,牙医在为斯大林卸假牙时,还将假牙掉到了地上。
v2-152c18e19c2b24415dc4d5db5ff1046a_b.jpg
青年时期的斯大林
因为之前的“克里姆林宫医生案件”,不仅让斯大林的私人医生维诺格拉多夫被捕,还有其他高层的医生也遭到了清洗,这让普通医院的医生也吓得不轻。
医生在进行了全面检查后,得出结论:这是脑溢血的症状。
斯大林不仅不能说话,右手也不能动,左腿也已瘫痪。
接下来,医生们对他进行了抢救,但因为救助太晚,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之后,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等人来到斯大林办公室,开始瓜分q力。
马林科夫当上了部长会议主x,赫鲁晓夫成为苏共第一书j、主管d务,并且负责斯大林的丧事,贝利亚仍然主管内务部和克格勃。
斯大林的女儿斯韦特兰娜,正在上法语课时,忽然听到了父亲病倒的消息。
v2-796a639a36e579e1a0bf6d6ca5553674_b.jpg
她回忆道:“父亲临死之前的痛苦挣扎十分可怕。大家眼看着这种挣扎使得他透不过气来。在某一刻,他忽然睁开眼睛,扫视了一下站在周围的人,这目光令人不寒而栗,在刹那间扫视了一下所有的人。这时,他又令人感到费解地忽然举起左手,不知是朝上指着什么地方, 还是在向所有在场的人发出威胁。手势令人不解,却是带威胁性的。而且不知道他那是针对谁、针对什么⋯⋯”
v2-30c7fc900d527cfdd372e112cd61e0e6_b.jpg
她还写道:“只有一个人的举止简直有些不成体统,这就是贝利亚。他极度兴奋,那张本来就惹人厌的脸,变得更加丑陋。他的私欲是贪图虚荣、残暴、狡猾、对q力的渴求⋯⋯ 在这样重要的时刻,他竭力做到既不要狡猾过度,又不要不够狡猾!”
斯大林死后没有多久,想追寻“自由”的斯韦特兰娜就抛下了儿子、女儿,远走美国,还改了姓。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斯大林病倒后,贝利亚毫不掩饰地对他的埋怨谩骂。但斯大林刚恢复一点知觉,贝利亚就扑过去,跪在地上亲吻斯大林的手,就像是精神分裂一般。
赫鲁晓夫认为贝利亚十分阴险狡诈。
v2-0b7b4953bcdb5b8ff6dac20c6a66e004_b.jpg
斯大林死后,苏联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哀悼活动。
斯大林别墅的全体警卫和服务人员连同家人,都被赶出了莫斯科。
其中有几位去找了贝利亚,想请求别发配到外地。贝利亚指着地面,冷酷地说:“你们不想到外地去,就去那儿吧。”
有人认为,斯大林的生病到死亡是由贝利亚一手策划的,不过没有确切的证据。
不管斯大林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他的四个主要“战友”都没有想挽救他的生命,而是有意识地在拖延。
而这一点恰恰是斯大林本人造成的。
v2-5168faf44282c495fd6e05b24db1807e_b.jpg
当时,斯大林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周围人的生死荣辱。
即便是贝利亚、赫鲁晓夫、马林科夫等这样的高层人员,在斯大林身边也是整天小心翼翼,唯恐出一点差错。
因为已经有莫洛托夫、米高扬等人受冷遇这样的例子在前,还有不少人被拘押、流放或处死。
他们估计早就受够了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所以才会对斯大林的昏迷有意拖延。
也许,这一天正是他们所期盼的。
2017年,苏格兰导演兰努奇曾经拍过一部电影《斯大林之死》,里面的部分内容比较夸张,遭到了俄罗斯的禁止上映。
不过,贝利亚作为斯大林晚年的2号人物,并没有笑到最后。
1953年6月26日,在苏联部长会议主x团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贝利亚被赫鲁晓夫等人当场逮捕,并秘密处决。
v2-99763f6c4220990907239e0a4c05c605_b.jpg
马林科夫
软弱的马林科夫也不是对手,赫鲁晓夫开始掌控苏联。
赫鲁晓夫上台后,在1956年召开了秘密会议,对斯大林开始了全面的批评。
赫鲁晓夫在秘密会议上,指出:
斯大林曾经强制迁徙少数民族,导致大批平民死亡;列宁临死前,曾经警告要注意斯大林;斯大林大听不进不同意见;他曾经在1936年到1937年搞大清洗,处死的人多达几十万;制造卡廷惨案等等。
赫鲁晓夫的这个报告,之后被泄露了出去,引发了不小的动荡。
v2-a5a66e7b7b9750318d2d25f352d205e5_b.jpg
后来,斯大林的遗体也从列宁墓里移了出去,迁到了别的墓园。
纵观斯大林的一生,他曾经是那么地光芒四射,结果却死得这么窝囊。
斯大林在弥留时刻,他的妻子早已经自杀身亡,大儿子因为斯大林不同意和被俘的德国将领保卢斯交换也死掉了,只有整日喝得醉醺醺的小儿子、女儿赶过来陪着他。
不知道斯大林在不太清醒的意识中,有没有闪现过对家人的愧疚?

如果他对周围的人不是那么过分严厉,或者有家人相伴,有病时就会得到及时救治,而不是这样草草离世。
再出众再有才能的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有时急流勇退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斯大林传》---罗伯特·谢伟思
《赫鲁晓夫回忆录》---赫鲁晓夫
《斯大林之死》---述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
jack@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91

帖子291

积分1088

图文推荐

  • 免费大学梦碎2025!汕大学费新政背后李嘉诚

    听说没? 汕头大学不再免学费了! 就是那个从2019

  • 学费一夜暴涨54%,李嘉诚不再买单!2025家

    学费一夜暴涨54%,李嘉诚不再买单!2025家长集体

  • 《斯大林之死》:黑色幽默下的极权统治讽刺

    01影片概述 《斯大林之死》以荒诞喜剧的方式揭示

  • 1964年苏联宫廷政变:勃列日涅夫如何把赫鲁

    1964年苏联宫廷政变:平庸的勃列日涅夫,如何把赫

  • 朱可夫赢斯大林格勒:不是靠人海战术

    朱可夫赢斯大林格勒:不是靠 ”人海战术”,而是

  • 赫鲁晓夫政变内幕:假装老好人,利用朱可夫

    赫鲁晓夫政变内幕:以退为进假装老好人,利用朱可

  • 二战后朱可夫元帅,帮赫鲁晓夫挫败政变,却

    二战让苏联的朱可夫元帅成为享誉世界的名将,当他

  • 苏联的历代领导人,斯大林任期最长达29年

    1、列宁,任期: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

  • 《论语》《道德经》《易经》三者是啥关系?

    随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不断提高,国学成为了现

  • 老子《道德经》与《易经》有何关联?圣人揭

    本文内容来源于经书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

  • 老子著《道德经》为何频观《周易》?道生一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道德经》被誉为

  • 《道德经》源自《易经》吗?荒谬,老子厉害

    《道德经》和《易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两部传统经

  • 《道德经》其实是《易经》的翻版,但是圣心

    一直以来,多少人在《道德经》五千余言上搓手琢磨

  • 淘米水浇花藏大坑,3个步骤没做对,花草全

    淘米水浇花藏大坑,3个步骤没做对,花草全蔫你后

  • 君子七慎: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慎欲,

    君子“七慎”: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慎欲,慎

  • “换装主席”王莉霞坍塌,她的情人是谁?为

     来源:商道秘闻   8月22日晚,内蒙古自治区党

  • 全员恶人,人性的丑陋阴暗《狗镇》

    人性经不起推敲。当他有利可图时,再大的恩德也可

  • 《狗镇》一个充满道德困境与人性挣扎的虚构

    《狗镇》以寓言叙事揭示人性深渊:当善良的格蕾丝

  • 试论电影《狗镇》中的人性善恶

    【前言】 电影《Dogville》是由丹麦的拉斯·冯

  • 《狗镇》:不懂拒绝别人,就是在伤害自己

    《狗镇》:不懂拒绝别人,就是在伤害自己,被善良

  • 《狗镇》,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深刻揭露人

    《狗镇》,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深刻揭露人性,美

  • 网传杨兰兰是某官私生女,其母戏剧演员,接

    评:杨兰兰的身材还是不错的,估计遗传了其母的基

  • 卧室门被反锁了怎么从外面打开

    卧室门反锁是常见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会让人头疼

  • 迟浩田回忆录:淮海战役,攻入7兵团司令部

    迟浩田回忆录:淮海战役,攻入7兵团司令部,缴获

  • 江油14岁少女被霸凌,聋哑母晕倒,父跪求公

    江油14岁少女被霸凌,聋哑母亲当场晕倒,父亲跪求

  • 四川江油霸凌事件:“扇耳光、暴力踢踹、脱

    "你以为我们怕你吗?又不是没进去过,每次20分钟

  •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科恩兄弟的西

    科恩兄弟这次带来的新作《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

  • 道教服饰的多样性与文化深意

    道教头巾与佩饰不仅是信仰象征,更蕴含深厚文化。

  • 道教常识:道士戴的帽子叫什么?你知道都有

    道教常识:道士戴的帽子叫什么?你知道都有哪几种

  • 古代女人犯了通奸罪,是怎样惩罚她们的?

    导读:通奸,指有配偶的男性或女性违背各自夫妻忠

  • 全国人大代表、中佛协副会长少林寺三十代方

    原标题:少林寺通报释永信被调查!涉嫌刑事违法,

  • 第一次登台授课,沈从文在讲堂上呆站了10分

    辜鸿铭上课对学生有何要求?鲁迅在讲台上如何评价

  • 竹子叶子发黄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竹子叶子发黄的原因及全面解决方案 竹子叶子发黄

  • 绣球种子从种植下去到发芽需要多久开花

    绣球种子从种植到发芽开花的时间及影响因素如下:

  • 绣球种子怎么播种才可以发芽?绣球种子发芽

    让绣球种子顺利发芽,前期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首

  • 绣球花种子一般多久发芽

    绣球花种子一般10到15天左右发芽。 播种前,应选

  • 绣球花的种子怎么种

    1、播种时间绣球种子一般是在3月份下旬到4月份中

  • 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地中的乌江到底在哪?

    司马迁笔下的乌江,在项羽“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疾速追杀》系列作品大盘点+观看顺序,一

    基努·里维斯重出江湖!《疾速追杀5》携甄子丹执

  • 俄朝携手对抗美日韩,半岛局势剑拔弩张美日

    俄朝携手对抗美日韩,半岛局势剑拔弩张美日韩欲意

  • 你不知道茉莉花茶还有这些功效

    茉莉花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饮,它不仅口感清

  • 女校长涉嫌诈骗五千多万,三千多万用于网易

    原标题:女校长涉嫌诈骗数千万后跳江身亡,29人起

  • 电瓶车锁了怎么解锁

    当你的电动车无法启动时,或许是因为车辆被锁定了

  • 山西惊现 “1 岁入职 22 岁退休”,为官还

    当 “1 岁工作,22 岁退休” 的消息在山西某县城

  • 美国或将陷入战争泥潭,经济崩溃危机四伏,

    俄罗斯一位专家甩出一句话,说美国就差一场战争,

  • 特朗普:伊朗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若反击将

    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完成对伊朗福尔多、纳坦兹

  • 欧洲“四大半岛”三个经济发达,只有一个比

    欧洲位于东半球西北部,总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和

  • 历史上的波斯有多强?那可是中东三个统一大

    波斯就是伊朗,伊朗主要是由波斯人组成的。 许多

  • 七年战争:近代欧洲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

    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近代欧洲首次真正意

  • 以色列空袭伊朗,德黑兰爆炸声不断!中东又

    凌晨被一条爆炸性新闻惊醒——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